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。根据艾瑞咨询数据,截至2018年底,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已达2045亿,2013~201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4%。
随着生鲜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,用户习惯的逐步形成,市场的发展成熟,规模将进一步扩大,预计2020年将达到4040.7亿元。
生鲜食品行业的在线渗透率较低,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提高。由于毛利率低、冷链运输成本高、用户习惯难以形成等因素,生鲜食品的在线渗透率远低于服装、3C家电等行业。
2019年,生鲜电商的渗透率仅为6.3%。随着技术的变化和消费者网上购买生鲜食品习惯的培养,以及疫情的叠加影响,生鲜电商的渗透率有望加速上升。
但由于高损失、季节性、区域性等特点,生鲜电商在盈利方面非常困难。
那么,电子商务是否有可能盈利呢?基于对国内外新鲜电子商务平台的深入研究,我认为盈利的机会非常大。根据我的研究结果,分析了以下两种盈利模式。
一、 密度模型
新鲜电子商务密度模型由供应链密度、物流密度、用户密度和数据密度四部分组成。这四个密度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,每日新鲜创始人徐正提出的。
我深入研究“每日优鲜”和“叮咚买菜”这两个平台目前还无法确认是否盈利,但经过深入研究和绘制模型图,认为单一类别的新鲜电子商务盈利的可能性非常高。
1、供应链密度:SKU密度、制造商密度和买家密度
SKU(库存单位)密度:在生鲜电商领域,最重要的不是选择,而是选择后的采购能力。
为平衡周转与毛利之间的矛盾,丁咚严格控制前仓所需的SKU数量,将前仓面积设置在300平方米左右,保持新鲜食品的高周转率。
其中,肉、禽、蛋占20%+,蔬菜、豆制品占20%+,水果占10%+,水产品和海鲜占10%+,其他包括米粉、粮油、乳制品烘焙、方便快餐、饮酒零食等,占20%+。
从相对狭窄的类别结构入手,抓取购物频率最高、导流优势最强的“黄金品类”。
制造商密度:通过零成本、零账期、零退货与制造商对接,降低商品价格,制造商密度与用户密度、物流密度等数据相关。
这个数据很简单,就看用户是否购买货架上的商品,购买后的回购率如何,通过数据来决定生产者的密度。
买家密度:每日游仙在世界各地拥有数百名专业买家。他们都是懂种植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团队。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多名买家,50%的蔬菜、70%的肉蛋和90%的水果在原产地或工厂直接采摘。
2、物流密度:城市密度、前仓密度和配送密度。
城市密度:根据城市社区和办公区域的情况进行前置仓库和推广,围绕多个城市设置点。在一个城市达到一定的密度后,它将扩展到其他城市。
前置仓密度:每日优鲜按2万人共享一个仓密度配置,夜间配送服务覆盖也以此为基础。
2019 年 2 每日优鲜食品从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升级 2.0 与1.0相比,前置仓2.0的SKU从1000多个增加到3000个。
在原冷藏、冷冻、室温区外,增加小红杯咖啡、新鲜等功能区,为用户提供现磨咖啡、活鱼、活虾等商品,平均仓库面积从150平方米增加到300-500平方米。
升级后,前置仓订单量大幅增加,日订单峰值为2000单,年平效率达到 10-12 万,是传统线下门店的5-6 倍。
采用丁咚买菜“前仓+回家”在这种模式下,前端仓库布局在供应链末端最接近消费者的节点上。周边居民数量约为2万或3万,可开放,使新鲜食品更接近消费者,配送效率更高,最快可在29分钟内送货上门。
截至2019年12月,丁咚在上海拥有254个前置仓库,覆盖崇明以外上海所有区县。
如果旧仓库的日均订单量达到1500~2000单,则将其拆分为2~3个新的前置仓库,以便前置仓库可以相互分享订单量。
配送密度:根据城市密度和前仓密度实现配送密度。丁咚有自己的配送团队买菜,所以配送模式是“单点到多点”,与平台模式相比,配送人员每天的订单数量很容易达到70+。“多点到多点”配送效率更高。
除了每天优鲜和丁咚买菜外,“前仓+社会化物流”模式可以快速实现“物流密度”此外,由新鲜实体店组成“店仓”+“外卖”配送模式也可以实现这种物流密度。
3、用户密度:高频率、高保留率、高社交网络。
在腾讯智能零售的帮助下,每日游仙以社交关系链的形式,结合生鲜食品的高频消费,在用户密度上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竞争对手。
根据我的研究和实践,我了解到每日游仙在社交运营中的努力包括:红包营销、全渠道会员营销和独立的社交电子商务分销平台:每日淘宝。
进一步利用微信社交平台的优势发展社交电子商务,这些努力使每日优秀新鲜用户密度以指数级方式增长。
丁咚购买蔬菜和获取客户的方式主要是线下推送,通过线下推送获得的新客户占一半以上。通过邀请礼貌的新客户和自然增长,获得新订单用户的成本为30+元,整个行业的客户获取成本较低。
丁咚购物将线下推送作为进入新城的冷启动模式。在获得第一批稳定的种子用户后,新用户将通过在线老用户进一步获得新客户。
丁咚买菜的推广获客渠道主要包括:
1)在创始人梁昌霖之前创立的母亲帮平台上投放线上广告,准确定位年轻母亲群;
2)在小区门口等目标群体集中线下推送,迅速积累大量用户群;
3)用“邀请有礼”鼓励老拉新,通过社会效应进一步提高平台用户的注册率和实现率。
4、数据密度
每日优鲜从Uber开始、谷歌邀请了许多科学家进行系统研究。例如,每天1000种商品乘以1000个前置仓库,即处理100万个数据,包括物流系统每天早上应该实施什么样的计划,前置仓库需要准备多少商品,服务多少用户等。
公开数据显示,目前每日优鲜的损失低于1%,预测准确率达到90%以上,库存周转为2天。
丁咚购物在订单预测、终端配送调度、用户肖像识别和供应链透明度四个环节不断升级数据算法。
足以在这四个密度的基础上实现“订单密度”,这样实现利润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。当然,这四个密度是“订单密度”实现的基础。
二、 降损模型
根据《中国物流统计年鉴》,国内生鲜食品损失率约为 25-30%高于美国和日本20%;流通环节5个以上;生鲜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10%以上。
从传统超市生鲜食品的经营实践经验来看,采购、仓储、运输、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在生鲜食品销售前、中、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。
最后,新鲜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可以简化为:营业利润=商品销售毛利润+其他营业收入-营业费用。
其中,商品销售毛利=商品销售收入-商品成本,其他业务收入=平台会员费收入+平台服务佣金+冷库租赁、仓储物流等平台配套服务收入,运营成本=物流配送成本+仓储成本+营销推广成本。
免费获取价值¥9800项目解决方案